中文名:萨迪
外文名:Sa'di
国 籍:伊朗
民 族:波斯人
诞生地:伊朗设拉子
诞生日期:1208
去世日期:1291
职 业:墨客
信 仰:伊斯兰教
代表作品:《果园》、《蔷薇园》等
萨迪(Sa'di,Moshlefoddin Mosaleh,1208~1291)全名为谢赫 ·穆斯利赫丁·阿卜杜拉·萨迪·设拉子,是中世纪波斯(今伊朗)墨客。萨迪作品保管上去的抒怀诗约600多首,作品经由过程对花鸟、山川、美男、静夜的描述,依靠了墨客对大天然的酷爱和对美大好人生的神驰。他的诗布局周密,说话凝练、流利,韵律顿挫有致,是波文雅学史上的一枝奇葩。萨迪的成名作有《果园》和《蔷薇园》。萨迪的作品气概几百年来一向是波文雅学的典型。他被誉为“波斯古典文坛最巨大的人物”,其作品对后代影响很大,被译成几十种本国笔墨,受到读者的盛赞。萨迪在波文雅学史上据有高尚位置,他是公认的支持波文雅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。
平生
1208年生于波斯东北部法尔斯(今伊朗一省)的设拉子城一基层布道士家庭。晚年在故乡肄业。14岁失怙,成为孤儿,饱尝了糊口艰苦。青年时期前去巴格达,进入那时闻名的内扎米耶学府,吃苦研究文学和伊斯兰教神学。同时起头用波文雅和阿拉伯文创作抒怀诗。后因不堪忍耐黉舍的束厄局促而停学,并分开巴格达。那时正值蒙前人入侵,加上处所王朝之间混战,乃至社会动乱不安。故萨迪的前半生几近是在颠沛流浪中渡过的。其间,他以伊斯兰教达尔维什(游方者)的身份,沿途布道讲学,萍踪遍布叙利亚、埃及、摩洛哥、埃塞俄比亚、印度、阿富汗斯坦和中国新疆的喀什噶尔等地,当过苦工杂役,并屡次去麦加天房朝觐。待前往故乡时已两鬓惨白。近30年云游四方的履历,使他普遍打仗了社会各阶级人物,切身休会了贫苦公共的凄惨糊口,对他天下观的构成和往后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深入影响。
那时的设拉子因被处所统治者以重金采办,故未受到蒙古军的粉碎,社会次序比拟安靖。尔后,萨迪隐居故乡,专心写作。